找回台灣人的敦厚 /2015-11-28/聯合報 蔡惠萍
這周日一早,陳秀明與余惠賢登上直升機,在新北泰山山區來回清洗台電高壓電塔的絕緣礙子。少校飛行官退伍的駕駛陳秀明幾乎「貼」著電塔盤旋,好讓操作員余惠賢清洗得更順利。但最後卻因螺旋槳疑似勾到電纜墜落,成了兩人最後的任務。
在軍中飛了廿年軍用直升機的陳秀明,早養成「看到電塔就閃,更不靠近電纜」的習慣。沒想到,退伍後的工作,卻要緊挨著電塔、電纜,資深老手如他,花了整整兩年才克服心理障礙。
礙子是阻隔電線與電塔接觸的絕緣體,會因砂塵或鹽垢累積影響絕緣效果。近年日趨嚴重的空汙塵害,讓清洗礙子需花更多時間,危險度愈來愈高。但有多少人在按下電器開關時,知道有這麼一批無名英雄長年護衛著我們的來電便利?
在陸地上,公共運輸從業人員面臨的人身風險,不見得比高空作業少,有時可能還多了直接面對民眾排山倒海的責難。
今年中秋連假,遇上杜鵑颱風,雙鐵一度停駛,比高鐵晚半天復駛的台鐵,被塞爆車站的旅客大罵「搭車像逃難」,投訴電話也湧入各電視台。
盼不到列車怒火中燒的旅客,當然也看不到大風雨中徹夜巡檢、搶修以及守在各車站與調度所的第一線人員,不是忙到沒空吃飯、上廁所,就是整夜未闔眼。更遑論最終安抵目的地時,還會念及這些燃燒生命讓大眾及時返家的運轉手?
當這樣對崗位的堅守與對職責的堅持,不但沒有因不被看見而稍有懈怠,還跨越世代有所傳承,就讓人更加揪心。
三年前的夏天,中橫一五○K處因嚴重坍塌交通中斷,在現場指揮搶通的公路總局洛韶工務段太魯閣監工站站長齊治華,被巨石擊中翻落山谷,同事冒險攀下溪谷找到時,已沒了氣息。
他的父親齊登發,從民國四十九年中橫通車,成立洛韶工務段時,就到工務段服務。齊治華殉職的廿四年前,也在同地點上班時心肌梗塞猝死,父子都把命賣給了中橫。
不知曾幾何時,台灣人習慣了「飯來張口、茶來伸手」,忘了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便捷與「理所當然」,是幕後多少無名英雄用血汗與生命所建構。
我們經常看到,不管是電不來還是車不來,總有人動輒威脅第一線人員「找媒體投訴」、「找你們主管來」,爆料風氣漫延各行各業,斲傷了人與人的信任與尊重。
台灣人原本敦厚感恩的美好特質逐漸逸失,取而代之的是勇於捍衛權益,但又常理不直卻氣很壯,忘了花錢買的是服務,而不是對方的「尊嚴」。去年食安風暴,退貨民眾逼店員含淚吃下「餿油餅」畫面,讓人難以忘卻。
台灣人願意為美食等兩、三個小時,也可以為了促銷而徹夜排隊,但碰到天災造成的不便,卻沒了耐心與同理心;稍早的蘇迪勒颱風過後,還有人不滿搶修太慢圍毆台電人員,也有民代揪眾到營業所丟死魚抗議。
台灣社會變得苛責多,體諒少;抱怨多了、感謝少了,愈來愈多聲音只想著「我」,卻忘了無數的他們也是「我」。讓人不禁懷念起那個願意設身處地,把「謝謝」、「辛苦了」放在嘴上跟心底的台灣社會。
台灣人,你還好嗎?
**********轉寄郵件**********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