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

讓疼痛自然好

別再依賴按摩、止痛藥了!
慢性疼痛的來源,約可分為肌肉骨骼疼痛、神經痛和臟器痛3大類,若疑似是臟器引發的疼痛,例如心絞痛可能引發胸悶、背痛,慢性胰臟炎患者可能間歇地感到腹部疼痛,或結石引起的腰痛等,必須立刻尋求各專科醫生進一步診斷治療。
疼痛科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疼痛是關節炎、椎間盤突出、坐骨神經痛所導致的各種腰痠背痛,診間很多老面孔總是一來再來,「我們能透過藥物、或神經阻斷治療暫時緩解疼痛,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,無法真正『治癒』,」
現代人許多疼痛來自生活習慣,姿勢不正、久坐、打電腦、滑手機、不運動⋯⋯,黃健中直言,就算給了止痛藥(不論是吞服或針劑),若錯誤的姿勢不改,疼痛永遠不會好。
還有一些疼痛摻入心理因素,更難診斷,例如纖維肌痛症,痛感在全身各處遊走,病人總是在各科門診走過一輪、做了各式檢查之後仍找不出原因,只能採用症狀治療,給予精神科藥物,有限度的緩解疼痛。
透過運動可以改善疼痛,能改善疼痛的運動應包括5個成分:關節靈活度、肌力、心肺耐力、平衡力和協調力。更且臨床觀察也證實,長期有規律的關節伸展、肌力和心肺運動,可強化體適能,也可降低肉體疲勞和疼痛引起的疲勞感,一舉兩得。
特定部位的疼痛,無論是肩頸、腰背或膝蓋,都可透過伸展運動讓關節回到正確的位置,並配合肌力鍛鍊,強化周圍肌肉的支撐力,確保關節活動角度正常,如果能做到關節回正和肌力強化,多數疼痛就能不藥而癒。
至於平時可做什麼運動,醫師們異口同聲認為「任何運動都好。」只要是自己喜愛的,無論是騎自行車、跳舞、瑜伽、太極拳、游泳⋯⋯都有好處,但切記以避免受傷為原則,選擇較不激烈的活動,而且要在舒適範圍內運動,「持續每天做一點」比「一次做很久」安全且有效。


更重要的是在運動當中,如果做某些角度或姿勢會有明顯的刺痛、麻痛感時,或疼痛加劇時,必須立刻停止,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協助。

"樂活小學堂"拋開止痛藥 3招紓緩肩頸痛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bIuUD0x_bg
資料來源:
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3408&page=1

睡覺不用枕頭最健康!
醫學博士教你:躺5分鐘就見效的脖子矯正法,擺脫身體90%疼痛 
http://health.businessweekly.com.tw/AArticle.aspx?ID=ARTL000053033&p=1

一天走300步就夠!消水腫治便祕!
https://www.everydayhealth.com.tw/article/13387
**********轉寄郵件**********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